話說昨天我訂購的摩卡壺終於送到了,
一早聽到郵差按門鈴我就三步併兩步的衝到樓下,
剛好我老媽要出門上班就順便幫我簽收了。
我帶著靦腆的笑容從我母親手上接下了包裹,
阿母,既然被妳發現我買了這昂貴的小玩意,
喔,什麼,我剛剛說什麼? 不,這根本沒多少錢,
別說了媽,讓我煮杯咖啡來孝敬妳吧,
什麼,咖啡因會讓妳心悸,
喔不! 媽媽你還好吧?
為什麼老天爺要這樣對我媽媽?
為什麼我家的笨貓笨狗每天都可以大魚大肉,
而我媽媽卻連杯咖啡也喝不了?
好的,媽妳快去上班,妳快遲到了,
剩下的事交給我來處理就好。
帶著興奮的的心情打開外盒
所以會選擇寶馬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不銹鋼的材質,
義大利的國民牌Bialetti多是鋁製的,
而另一個主打不鏽鋼材質的Alessi又貴到實在買不下手,
(在此感謝我的紈褲子弟好友蘇少,讓我有機會在他家先試過Alessi煮出來的味道,當然還有那一磅1.8k的牙買加豆)
雖然鋁製金屬是否會導致老人癡呆還未獲得證實,
但我寧願選擇相信我成大材料所畢業的老弟所給的建議,
我已經夠笨了,還是多花點錢買好一點的家私吧~
再說鋁製壺保養較不易,煮久後壺身也都會出現焦痕,
所以我也才寧願直接升級不銹鋼囉。
上面這就是聚壓閥,也是我這次挑選摩卡壺最主要的條件之一,
有了這個小玩意,壺內可以增加五倍的壓力,
讓咖啡煮的更濃,並提萃取出濃濃的Crema (深紅的咖啡油),
讓你輕鬆就能嚐到義式濃縮咖啡的味道。
這就是壺底的洩壓閥,
由於摩卡壺所設計的原理就是將杯底的水煮到沸騰,
使蒸氣經由中央通管衝透咖啡粉竄升至壺頂,
再由我們剛剛所看到的聚壓閥流出,
所以底部的洩壓閥座用便是適度的釋放壓力,
避免壺內壓力過大,蒸氣過粉的速度會過快,
也避免壺底燒成真空狀態,
所以加水時水位最高是不能超過洩壓閥的。
我一直覺得八角型的瓶身設計很漂亮,
這款磨卡壺上方還做了透明壺蓋,
你可以輕鬆監控咖啡的的流量並控制火侯,
裡面還有附贈一量杯,
經由我測試後,此量杯大小為180ml。
摩卡壺的設計本身有個小缺點,
那就是你購買的壺本身是配幾人份的,你一次就要煮幾人份,
像我這個是4人份,我煮出來就是120cc,4人份的濃縮咖啡。
假如你只想煮1~2人份,而依比例去減半咖啡粉跟水量,
一來不方便控制咖啡粉置入的量,也容易使咖啡粉放置的不平均,
導致蒸氣通過時過快,而無法完整呈現咖啡的味道。
上次跟蘇少還有界府到新天地Alesii的專櫃時,
專櫃的小姐就有秀給我看他們家出的減半片,
也就是放置在咖啡粉下方利用高度直接將置粉空間減半的鋼片,
看到了嗎?就是右邊中間有中軸突起來那塊,
想不到寶馬出的這款也有,我看到時真是開心的不得了啊,哈!
這便是寶馬的雙層不鏽鋼奶泡杯了
雙層的濾網設計可以將奶泡打的更綿密
由於我本身偏愛牛奶比較多的咖啡,
所以至今我在外面也只點卡布奇諾、拿鐵、以及焦糖馬奇朵,
所以買一個好一點的奶泡杯是必要的,
其實原先也有考慮買一台EUPA TSK-183來做蒸氣奶泡,
但也有人說手打的會更綿密,也更省成本,
所以想說先用手打的來試試看,以後要進階再考慮其他機器。
其實摩卡壺真的是個偉大的發明,
讓煮咖啡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簡化了不少,
同時又盡量避免降低咖啡的品質,
攜帶方便,無論出國或在野外露營,
甚至在研究室裡打電動時都可以隨時給他來一杯,
所以,大家說我買這個是不是很划算!!
好啦,以上就是GTbox最新的小玩具的簡單介紹,
媽媽對不起,我以後不會再亂花錢了~
盡量啦...